杨xx,男,72岁,退休干部,2014年8月14日初诊。
患者咳嗽、胸闷、气短,活动加重,经市xx医院CT检查(2014年7月24日):胸廓对称,纵膈向右侧偏移。右肺及左肺上叶见多发斑片状密度增高影,并大部钙化,周围见多发纤维条索;左肺下叶见斑片状磨玻璃样密度影,边界模糊。右肺下叶见两个较大类圆形透过度增高区。双肺门不大,气管支气管通畅,心影及大血管形态未见异常,纵膈内未见肿大淋巴结,胸腔少量积液,双侧胸膜不均匀肥厚。诊断:1.左肺下叶多发磨玻璃密度,考虑渗出性改变;2.右肺及左肺上叶多发病变,考虑继发性肺结核(大部分钙化);3.右肺下叶肺大疱;4.双侧胸膜肥厚(图1)。给西药******(药品不详)服后,胃不适、嗳气,求治。
刻诊:患者消瘦,自述:咳嗽吐稀薄痰,胃胀满、嗳气、“烧心”、不思饮食,脉沉数,舌苔白薄,Bp120/80mmHg。
治法:健脾利湿,平喘利痰。
患者自述:服咳喘胶囊后,咳嗽、吐痰明显减少,胃胀满、“烧心”******,胸闷减轻,要求再服汤剂,脉沉缓,舌苔白薄。原方加麦芽15克,4剂,服法同前,同时服咳喘胶囊。嘱:暂取一个疗程的咳喘胶囊,即服完汤药后继续服咳喘胶囊3个月。
追访:自服药后,一切症状基本消失,食欲增加,体重稍增加,能胜任一般体力劳动,精神明显好转。2015年1月27日,CT复检:胸腔渗出液消失(图2)。